搜索
教育网-高校招生专业教育门户 教育网 招生专题 华北地区 查看内容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普通高职招生章程

收藏 分享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8| 评论数: 0

摘要: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为了维护学院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招生,结合学院招生工作实际,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为了维护学院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招生,结合学院招生工作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是社会了解学院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院开展招生咨询和录取工作的主要依据。

第三条  学院概况:

(一)学院名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二)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办学层次:专科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地址: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

)学院简介: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位于海河教育园区,隶属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42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近500人。

学校秉承“修德育能,日见其功”的校训精神,深耕职教沃土,精育技能人才,获批国家级优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天津市“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建设项目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天津市高等学校智慧教育示范校、天津市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校等。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业和2个联合培养技能本科专业,建有8个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优质专业群,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光伏工程技术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为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大数据与商务管理、数字化运营与管理、数字艺术设计、数智服饰融创、数字化设计与应用为校级特色专业群。分类实施“岗位技能人才→岗位群复合型人才→工程实践创新人才→现场工程师”多样化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同开发1+X证书标准3个,在26个专业开展1+X证书试点。

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天津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涌现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1人、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技能大师2人、天津市最美女教师2人、天津市技术能手5人、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天津市优秀教师1人等一批名师名匠。发挥教师团队优势对口支援新疆、西藏13人次。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建设8个;主持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市(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24门、市(省)级一流核心课程4门;获批国家级“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10本;获批天津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标准1项、资源1项、装备1项。自2008年以来,先后14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2022年、2024年分别承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 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组 ”赛项,2023年作为赛项保障单位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可再生能源”两个赛项。近年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

学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实施首创的“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专业群中运行“四中心一融入”模式,“共投、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共赢”六维共育人才。与瑞士GF加工方案、德国卡尔蔡司、西班牙歌美飒、三菱电梯、中国英利等世界知名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7个产业学院、校内实训室105个、校外实践教学场所179个。牵头组建京津冀模具现代职教集团、京津冀新能源现代职教集团、全国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全国新能源与环保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共同体、全国产业运营数字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大数据与业财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建设共同体45个;担任中国轻工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成员单位、天津市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天津市新能源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牵头组建碳中和新能源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放型区域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实践中心;牵头成立首个落户职业院校的国字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参加中国模具行业最高奖“精模奖”评选并获得一等奖;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瑞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培育建设单位、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和认证培训中心,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同时获批“一基地两中心”的高职院校。学校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成立天津海教园大学科技园轻工分园,践行“学校+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建成精密模具、新能源、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及“8个中心+1个平台+1个团队+1个智库”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搭建凝聚智慧、汇聚人才、集聚产业的实体“立交桥”。

学校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设思想政治类、专业技能类、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等7类共89个学生社团,校企共建工匠精神传承德育教育基地等18个德育基地。成立轻职众创空间,是天津市教委认定的首批高校众创空间之一,也是天津市首个注册的高校众创空间。连续两年被天津市教委认定为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打造了面向天津市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学生参加各项竞赛屡创佳绩,近五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1项、铜奖5项,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1560余人次,其中,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中勇夺冠军。学校以人为本,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建立智慧学工“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资助奖优、勤工助学、日常事务一站通办。建立健全奖助学金体系,在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还设有校内奖助学金、勤工俭学临时困难补助及德国菲尼克斯奖学金、LG奖学金、英利奖学金、SMC青苗奖学金等多个知名企业奖学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2%,位居天津市高校前列,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在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高职院校排名中,学院位居全国第6名、天津市第1名。

学校现为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入选“未来非洲—中非职教合作计划”,与100余个国家开展交流,主办或承办中新、中埃高层次职教论坛10余次。牵头建设鲁班工坊3个,埃及鲁班工坊项目被列入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发布的(TE2.0方案)中的“卓越基地”试点,成为非洲已建成鲁班工坊的标杆。牵头成立国内职教领域唯一的“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助力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提质升级,形成研究成果《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研究》《职业教育服务中非产能合作研究》等专著。作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执行秘书处,协助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开展筹建工作调研、完善联盟章程、成员单位邀请等相关工作,协助召开联盟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和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入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2018年学校建成全国唯一的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全面展示了鲁班工坊建设历程与成果,接待10万余人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教育部领导、外交部领导以及多国驻华使节的肯定。

第二章  招生机构

第四条 学院成立招生委员会、设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的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计划和规则、决定有关招生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 学院设立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招生日常工作。

第六条 学院招生工作在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纪检监察室的监督下进行

第三章  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

第七条  学院根据发展规划、办学条件、专业发展、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制定2025年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专业招生计划,并按照教育部核准下达的招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向社会公布,同时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经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生源好、志愿足、录取分数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做适当调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及学院招生网。

第八条 高职收费标准:1.学费:一般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特殊专业每生每学年5500元,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8000元;2.住宿费:8人间每生每学年800元,6人间每生每学年1000元。各专业收费标准详见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或学院下发的2025年新生报到须知。收费标准如有调整,以我市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执行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学院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的原则;执行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录取政策以及本章程公布的有关规定;以考生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文化课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艺术(美术)类专业录取执行本章程第十四条之规定。录取过程中,自觉接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十条 院校志愿录取实行顺序志愿录取的省份,录取以志愿优先为原则,即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只有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才录取第二志愿(或平行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依次类推。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份,录取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录取规则为准。

第十一条 专业志愿录取以分数优先为原则,即先按高分到低分排队,依次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如考生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即看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在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调整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专业志愿不设分数级差。

学院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的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各省区市公布的改革方案及有关办法执行。

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的考生须满足我院选考科目要求。投档成绩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专业录取。

第十二条 对政策加分考生的录取,执行教育部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 同等(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条件下,录取按单科顺序及单科成绩高低排序,

  1
  网站二维码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