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家院士最近受邀赴上海建桥学院,为新生作演讲。在他展示的众多幻灯片中,有一张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的人物雕像照片。无数人到哈佛一游,与这座铜像合影,用手摸着“他”的脚,把双脚摸得特别金亮。但大部分人不知,这是一座 “谎言雕像”。雕像上写着:“约翰·哈佛”、“创建者”、“1638”。其实,三条信息都是谎言——雕像刻画的形象并非约翰·哈佛本人,而是一位无名模特;约翰·哈佛也非哈佛大学创建者,只是早期捐款者;哈佛建校也不是1638年,而是1636年。 据查,此尊铜像立于1884年,至今已有120多年。校方早已知错,却始终未改,理由是:希望每个校友以此为鉴,莫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并永远保持这种精神。这让笔者想起哈佛大学里的一句名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显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不等于真理。可以说,亚里士多德身为徒弟,如果只以老师柏拉图为权威,他恐怕无法接近真理,更无法成为一代哲人。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孔子与古希腊先哲同处一个时代,弟子三千。其中虽有贤士,却并未出现与孔夫子相提并论的人物。其中的原因,也许值得探究。 从另一层面讲,“与真理为友”说的是“友”,是一种平辈、同伴的关系。真理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不得逾越的教条。真理面前,人人为友,学生可与学生辩,老师可与老师辩,学生当然也可与老师辩。通过互辩,与真理为伴者,真理亦与他为伴。 假想一下,若“谎言雕像”出现在国内大学,恐怕一个月都难以保留,更别谈百年之久。我们有些大学动辄以“学术严谨”为理由,是容不得在如此重要的人物雕像上发生错误的。 其实,大学教书育人,不可能凡事都确凿无误,但凡校领导、大院士、名教授也非完人,不应被盲目崇拜、笃信。最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学生“这就是正确答案”,而让学生学会追问“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不知道,这样理解哈佛的“谎言雕像”对不对? |